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洛神赋全诗是什么?
- 2、求《洛神赋》原文
- 3、曹植《洛神赋》原文赏析
- 4、《洛神赋》原文及翻译
洛神赋全诗是什么?
1、原句应是洛神赋: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。意思是洛神赋: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,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。出处:《洛神赋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。
2、《洛神赋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,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,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、丁廙二人,曹植的心情是苦闷的。
3、《洛神赋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,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,看到“丽人”宓妃伫立山崖,这段类话本的“入话”。第二段,写“宓妃”容仪服饰之美。
4、洛神赋全诗是什么 洛神赋 作者:曹植 黄初三年,余朝京师,还济洛川。 古人有言,斯水之神,名曰宓妃。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。 其辞曰: 余从京域,言归东藩。背伊阙,越轘辕,经通谷,陵景山。 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
求《洛神赋》原文
原文:黄初三年,余朝京师,还济洛川。古人有言,斯水之神,名曰宓妃。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。其辞曰:余从京域,言归东藩。背伊阙,越轘辕,经通谷,陵景山。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
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,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。六龙齐头并进,驾着云车从容前行。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,水禽绕翔护卫。
于是我翻山越岭,上下追踪,寻找洛神遗留的足迹。洛神已去,情景犹在,四下寻找,凭添惆怅。我盼望洛神的影踪重新出现,于是驾起小船逆水而上,在长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,思念绵绵不绝,更增加思慕之情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翩然若惊飞的鸿雁,婉约若游动的蛟龙。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,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。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,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。出自魏晋时期曹植的《洛神赋》。
曹植《洛神赋》原文赏析
度轘辕洛神赋,息洛水上洛神赋,因思甄氏,忽若有见,遂述其事,作《感甄赋》。后明帝见之,改为《洛神赋》。燮按:植在黄初,猜嫌方剧,安敢于帝前思甄泣下,帝又何至以甄枕赐植?此国章家典所无也。
绝殊离俗,妖冶娴都,靓妆刻饰,便环绰约。……芬芳沤郁,酷烈淑郁;皓齿灿烂,宜笑的皪;长眉连娟,微睇绵藐”(《上林赋》);“载太华之玉女兮,召洛浦之宓妃。咸姣丽以蛊媚兮,增嫮眼而蛾眉。舒之纤腰兮,扬杂错之袿徽。
周洪亮主编的《璇玑辞》选用曹植《洛神赋》中: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,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。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。”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。
洛神赋原文:黄初三年,余朝京师,还济洛川。古人有言:斯水之神,名曰宓妃。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。其词曰:余从京域,言归东藩,背伊阙,越轘辕,经通谷,陵景山。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
出处:这两句是描写洛水女神样子的诗句。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《洛神赋》。原诗:余告之曰:“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。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。
意思是翩然若惊飞的鸿雁,婉约若游动的蛟龙。出自《洛神赋》,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。
《洛神赋》原文及翻译
1、译文洛神赋:黄初三年洛神赋,洛神赋我来到京都朝觐,归渡洛水。古人曾说,此水之神,名字叫宓妃。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,于是作了这篇赋。
2、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,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。六龙齐头并进,驾着云车从容前行。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,水禽绕翔护卫。
3、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《洛神赋》。原文 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。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。远而望之,皎若太阳升朝霞;迫而察之,灼若芙蕖出渌波。
4、意思:她的形影,翩然若惊飞的鸿雁,婉约若游动的蛟龙。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,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。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,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。出处: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《洛神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