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司马迁简介文言文
字子长,左冯翊夏阳(今陕西韩城西南)人。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(前145),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(前135),卒年不可考。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。
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谈为太史公,仕于建元元封之间。太史公既掌天官,不治民。” 公元前136年(建元五年)十岁,在故乡。 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耕牧河山阳,年十岁,则诵古文。”按:司马迁十岁左右,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。
司马迁,汉景帝、汉武帝年间,前145年或前135年生于家乡龙门(今山西河津),司马谈是太史令,所以司马迁在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《尚书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等书。
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耕牧河山之阳,年十岁,则诵古文。”按:司马迁十岁左右,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。公元前135年(建元六年) 十一岁。窦太后死,汉地区冲突罢绌老刑名百家之言,重新发动尊儒。
司马迁的故事
1、司马迁的故事1 《史记》作为一部重要的史书司马迁,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迁穷极一生的代表作司马迁,被鲁迅评价为“史家之绝唱司马迁,无韵之离骚”。
2、司马迁励志故事1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。龙门在黄河边上,山岳起伏,河流奔腾,风景十分壮丽。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司马迁了幼年的司马迁。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,放牧牛羊,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,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。
3、司马迁子承父志,继任太史令。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、董仲舒,漫游各地,了解风俗,采集传闻。太初元年(前104年),司马迁开始了《太史公书》即后来被称为《史记》的史书创作。
司马迁的著作
司马迁司马迁的作品有《史记》、《报任安书》、《悲士不遇赋》。《史记》被列为“二十四史”之首司马迁,与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合称“前四史”,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司马迁的发展都产生司马迁了深远影响。
司马迁的著作有:《史记》、《报任安书》、《悲士不遇赋》等。
司马迁,字子长,西汉史学家、散文家,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。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司马迁的作品是《史记》。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、董仲舒,漫游各地,了解风俗,采集传闻。初任郎中,奉使西南。元封三年任太史令,继承父业,著述历史。
司马迁的主要著作是《史记》。《史记》是西方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一部史书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。它被列为“二十四史”,记载着黄帝时代的远古传说。汉武帝元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。